CGTN:中國如何通過“一帶一路”與世界分享發展紅利

北京,2023年9月8日-自中國提出“一帶一路”倡議已過去10年,這項旨在通過合作和連接促進參與國發展和全球經濟增長的項目。

為紀念“一帶一路”倡議10週年,並與所有合作夥伴規劃高質量的“一帶一路”合作,中國已決定在10月舉行第三屆“一帶一路”國際合作高峰論壇,根據中國外交部。

“一帶一路”倡議,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,由中國於2013年提出,旨在建立貿易和基礎設施網絡,連接亞洲、歐洲和非洲及古代絲綢之路貿易路線之外。

十年的實踐證明,它已成為一項重要的全球公共產品,中國在追求繁榮的過程中,與國家和全世界分享其發展紅利。

“善意的信息”

在過去10年中,中國已與152個國家和32個國際組織簽署了200多份關於共同建設“一帶一路”的合作文件,涵蓋了中國已建立外交關係的83%的國家,根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,中國的國家經濟規劃機構。

數字證明,“一帶一路”合作為中國和參與國都帶來了切實可見的利益。

曾經長期停滯的巴基斯坦瓜達爾港項目,正在通過中國企業接手後成為區域連接中心的道路上,造福巴基斯坦、阿富汗和中亞,它已被建設為“一帶一路”旗艦項目中國-巴基斯坦經濟走廊的關鍵發展區域。

在過去14個月中,該港口已處理超過60萬噸貨物。瓜達爾港自由貿易區第一階段已落戶近30家與海外倉庫、漁業加工、食用油加工、家具製造、電動汽車裝配、貿易和物流相關的企業。

“‘一帶一路’倡議……是中國給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善意信息。它允許新興經濟體學習中國,並抓住中國分享發展紅利所帶來的機遇,”肯尼亞國際關係學者Adhere Cavince說。

在全球舞台上“改變遊戲規則”

“一帶一路”倡議作為一個新的國際經濟合作平台,已成為促進扶貧、推動跨地區連通和促進新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。

官方數據顯示,在3000多個“一帶一路”合作項目下,創造了約42萬個就業崗位,使近4000萬人脫貧。

根據世界銀行,到2030年,如果“一帶一路”運輸基礎設施得到全面實施,預計將使全球實際收入增加0.7%至2.9%,使760萬人脫離極端貧困,3200萬人脫離中等貧困。

通過“一帶一路”合作,區域和大陸之間的基礎設施連通性也更加便捷。

中歐班列已達到25個歐洲國家的211個城市,新國際陸海貿易走廊已將中國中西部地區與100多個國家的300多個港口連接起來。

與此同時,“一帶一路”合作夥伴積極開展數字經濟等新領域的國際合作。作為“一帶一路”的一部分,數字絲綢之路正在成為促進新型全球化的數字橋樑。

“在過去10年中,‘一帶一路’在全球舞台上是一個改變遊戲規則的因素,為世界帶來了比以前更多的多邊主義,並為沿線國家創造了更好的條件,”塞爾維亞前總統鮑里斯·塔比奇告訴CGTN。

https://news.cgtn.com/news/2023-09-07/How-China-shares-development-dividend-with-world-through-BRI–1mPdMMoSENO/index.html